中国出口顺差已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弥漫在出口企业间的悲观情绪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商务部受国务院委托刚刚完成的调研显示,人民币升值幅度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的无法承受之重。
出口悲观 商务部急调研
海关总署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2月,中国贸易顺差为85.55亿美元,不到1月份(194.9亿美元)的一半。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继续在汇改以来的最高位运行,下午4时多,人民币兑美元为7.1069比1。
尽管仍有乐观者认为,2月的出口增幅下滑是受中国的春节、雪灾等特殊因素影响,3月的出口增速就有望大幅反弹。但本报采访的多家出口企业均对2008年的出口形势十分悲观。
纺织行业被认为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告诉本报,2007年主要的纺织出口产品都出现了负增长,出口减少使得大量产品转为内销,导致国内竞争加剧。2007年纺织业产能增长从1月份的21%,下落到12月份的不到15%。
出口和产能增幅的减少,随之带来利润被销蚀。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告诉本报:“去年上半年,珠三角的纺织业就已经差不多没有利润了。”
徐文英认为2008年的出口形势将更加恶劣,“这(2008年)可能成为纺织业内销大战的一年。”
与纺织业不同,中国的机电产品本是得到政府扶持鼓励的出口产业,在去年7月份大幅调整的出口退税目录中,对机电产品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即便如此,机电产品的出口也未能幸免受到波及。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进出口综合部的副主任白雪峰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27%,但今年1~2月平均增幅只有20.5%。虽然白雪峰认为这两个月的数据看不出全年趋势,但他预测2008年全年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大约会下降5个百分点。
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维斗预测,中国今年的汽车进出口仍然会继续增长,“但增长势头是否会像去年那么强劲,则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的预测则非常明确且悲观。他认为,美国与欧洲的外需疲软将使中国出口增速继续放缓,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可能负增长。
如此悲观的出口形势与前景,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2月中下旬,商务部受国务院委托深入广东、浙江、山东等出口大省调研,了解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提高、出口退税等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据商务部参加调研的官员对本报透露,调研结果显示,“出口退税下降、人民币汇率变化太大、银行信贷紧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已成为近年来企业的无法承受之重。企业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利润减少、库存积压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不可承受
上述商务部官员表示,出口企业遭遇的困境,主要原因与人民币升值有关。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也认为,“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是纺织业出口增长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据其提供的数据:在2003-2004年间,也就是人民币2005年实行汇改之前,纺织业的顺差增幅是全国贸易顺差增幅的2.5至2.6倍。而到去年年底,只达到全国总顺差增幅的60%。
中国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分析认为,2月份贸易顺差的回落,主要受前期人民币加速升值影响。元旦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出2%。较快的升值步伐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出口形成障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可以让各个部门就人民币升值对各行各业的就业、产值、GDP到底有多少影响进行测算,然后汇总一下,当做政府调整政策的底线。”
但上述商务部官员并未透露中央政府会否因此调整相关政策。据称,目前商务部已经将调研报告上呈国务院,而具体的外贸政策是否需要调整,会视3月份数据而定。
摩根士丹利首席货币分析师任永力则预测:“由于受到外部的冲击,中国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