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不足成为国内纺织企业当前面临的普遍问题。我国纺织业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美,欧美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订单量也比较大;而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订单额小,且单价低。而去年以来美国经济的萎靡导致欧美订单不断减少,给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两年,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也迫使我国纺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以来,纺织企业经历了多次调整。但是,不同企业的承受力不同,产品附加值高、有自己品牌、产业链条比较长的企业面对调整时承受力更强一些,而一些中小企业则很可能被这些政策的叠加效果挤压掉。这就要求国内纺企应尽早调整出口行为,将出口市场视作“弹性调节空间”而不是“过度倚重的增长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发挥出口市场的分流作用。
一些企业抱怨国家政策调整太频繁,打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应该看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国内纺织生产的增速将随着淘汰落后能力而逐步回落,这将使国内纺织品的供应资源量回升,市场将通过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加快淘汰纺织服装的落后产能。换言之,我国纺织产品的低端市场已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纺织企业要转向内销,必须冲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有专家指出,未来两年将是我国纺织业的洗牌年,估计将有一半以上企业将主动倒闭,退出纺织业。这说明,我国纺织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都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问题。在重新洗牌中,不管是付出代价也好,还是出现阵痛也好,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阵痛过后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企业想活,就一定要过这道坎。换句话说,如果一场危机能够使我国纺织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苏醒的话,那么这场阵痛无论对于纺织业还是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都算得上一个“利好消息”。